
*ST长控为何暴涨?
*ST长控停牌前收盘价为7.18元,根据有关规定,复牌交易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复牌当日以14.36元的集合竞价开盘,成交314手,涨100%。(按照上交所的新交易规则,股票复牌当日开盘价不得高于其停牌价的200%,即当日开盘价不得高于14.36元,如果在集合竞价时任意高挂,将成为废单。)其后买盘汹涌,一路狂飙,10点50分左右更是达到高潮,盘中最高见85元,涨幅达1184%。截止11:30停牌,股价为68.16元,涨幅849.30%,换手率达75.70%。
*ST长控的暴涨,吸引了众多资金介入。据上交所公开信息显示,买入*ST长控最多的营业部是
*ST长控负责人表示,并不知晓股价异动的原因。据透露,在停牌当日,公司的对外联络电话均被相关的投资者“打爆”了。
为何暴涨?
*ST长控流通盘仅1740万股,一直以来都受到资金的高度关注,历史上曾被爆炒至26.5元。2002年,该股爆出每股亏损10.996元的巨亏年报。2004、2005年,公司连续亏损,濒临退市边缘。
在这种背景下,公司不得不进行资产重组,被有“中国袜王”之称的浙江浪莎控股有限公司看中。
浪莎控股成立于2005年4月,注册资本7000万元,经营范围为实业投资。浪莎控股股东为翁关荣、翁荣金、翁荣弟三兄弟,自90年代初期开始创业,主要从事袜业、针织内衣等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是中国最大的袜业生产企业。
浪莎控股入主后,公司向浪莎控股以每股6.79元的价格发行1010.63万股股份,以收购浪莎控股持有的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公司与浪莎控股于
根据浙江东方中汇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截至
*ST长控有关负责人表示,资产重组完成后,公司原有资产和债务将基本清理完毕,这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净资产从-59198.18万元上升到7000万元左右,资产负债率恢复到正常水平。
2006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ST长控此前公布的年报显示,2006年公司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69.86万元,实现净利润858.36万元,每股收益0.141元。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补贴。在公司债务重组达成和解的基础上,去年12月18日,公司收到宜宾市财政局给予的一次性财政补贴1866.73万元。
在股改方案中,新东家浪莎控股承诺,2007年度*ST长控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920万元,实现净利润1212.2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每股收益约0.17元;并保证2008年和2009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在2007年预测利润的基础上,每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5%,即2008年实现净利润不低于1400.25万元,2009年不低于1750.31万元。
特别是
隐含风险
*ST长控2007年一季度的业绩已经超过目前已公布年报排名第二的小商品城,几乎接近排名第一的驰宏锌锗,不由得令人“瞠目结舌”。
*ST长控能在今年一季度实现高额利润,主要得益于新会计准则。新准则将原先由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减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这是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做法。
资料显示,此前*ST长控借款债务本金14617.465万元含210万元美元,担保债务本金42704.79万元含559.466万元美元,此外还有其他商业欠款债务本息4701.61万元。而根据重组协议,一部分债务由公司原所属的中原造纸承担,还有一部分债务得到了豁免。
按照《债务和解协议》相关条款约定,
*ST长控因债务豁免实现的债务重组收益达2.71亿元。若除去债务重组收益, *ST长控的净利润仅为1300万元,相当于每股收益0.214元。
因此,应当理性看待这笔非经常性收益。这是偶发性的经济业务,不是公司盈利能力的表现。可见,用市盈率对其进行估价并不合适。而公司今后的估值,还得看所注入资产的盈利能力。
由于对该公司一季度业绩的认识存在误读,导致公司股票复当日出现非理性暴涨。
在公司股票被再停牌后,上证所上市公司部立即发函要求公司及时公告揭示相关风险,并对*ST长控实施连续停牌,直至2007年第一季度季报披露之日复牌。同时,上证所市场监察部已针对当日上午股票交易的异常情况展开调查,尤其重点关注*ST长控价格迅速上升阶段的大额交易账户。该部根据交易规则的有关规定,已向这部分账户所在证券营业部发出协查函件,要求相关营业部给予充分配合;同时,也希望相关证券公司予以高度重视,配合做好客户管理工作。上证所明确表示,如果经过初步调查分析,发现上述股票交易存在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交易所将根据有关工作程序提请证监会进行调查。
为缩短停牌时间,公司将2007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时间由原预约的